查看原文
其他

AAV载体不同生产平台细胞培养的工艺要点以及挑战

Dr.Yang 宜明细胞 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 2022-12-21

目前基因治疗领域常用的病毒载体有腺病毒、慢病毒、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以及逆转录病毒等,其中AAV因其免疫原性极低、安全性高、宿主细胞范围广、扩散能力强、表达稳定以及特异性强等优势脱颖而出。据NIH统计,已有超过200个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基因治疗临床试验使用rAAV载体。尽管rAAV基因治疗药物已显示出巨大的前景,但是强大、稳健而且可放大的基因载体生产制造工艺一直是CGT行业的痛点。
目前rAAV生产平台主要有三种:三质粒瞬转体系(TransientTransfection, TT)、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体系(Baculovirusexpression vector,BEV)和包装细胞体系(Packaging/Producercell line,PCL)。这篇短文将聚焦三大生产体系细胞培养的工艺要点以及所面临的挑战。

1. 三质粒瞬转法~HEK293(TransientTransfection, TT)

目前,绝大多数以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为基础的基因疗法仍然使用20多年前开发的“三质粒转染(tripletransfection)”技术。三质粒包括腺病毒Helper质粒(包含E2a/b、E4和VARNA基因)、表达质粒(包含转基因序列,两端是ITR)以及辅助质粒(包含Cap(编码病毒衣壳蛋白)&Rep(参与病毒的复制)基因),只需要将三个质粒转染到宿主细胞(大多数情况下HEK293细胞),就可以组装成rAAV病毒颗粒。

图一:三质粒转染系统(HEK293),是目前用于临床/研究级的rAAV生产的主流技术。
在TT系统中,又包含两种方式。贴壁TT(Adherent TT,aTT)和悬浮TT(suspension TT,sTT)。aTT适用于实验室、小规模1期临床试验以及用药剂量相对较低的疾病,如视网膜变性等。此外,aTT周期短,生产灵活,有利于FIH研究(First in Human)的快速启动,使其成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制造系统。然而,aTT工艺难以放大,研究人员转向开发悬浮(sTT)HEK293系统。
sTT不仅具有可放大性以及总体产量高的优势,还可以实现无血清培养,可减少病毒、真菌和支原体等微生物污染的风险,更符合监管要求,已经成为目前rAAV大规模生产的首选方式。另外搅拌槽生物反应器(STR)的应用,使得sTT更利于放大。这种方式减少了培养液处理需求,因此是一种更理想的解决方案。以宜明细胞的无血清细胞培养平台工艺为例,该平台拥有国际一流标准的cGMP真核细胞培养生产线十数条,拥有成熟的大规模细胞培养工艺,培养规模为50L-200L-500L-2000L。该平台独立驯化的悬浮细胞293XS细胞株培养密度可达1E7cells/ml,可实现50L-200L-500L-2000L规模细胞培养,AAV的产率大于1E14VG/L。
rAAV生产的另一众所周知的挑战是转染复合物形成。目前大规模生产主要采用PEI法转染,将PEI添加到质粒DNA中形成基因传递纳米颗粒。这些纳米颗粒非常不稳定,时间依赖性的颗粒生长可能降低细胞摄取和转染效率。质粒作为转染的初始物料之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TT体系的另一瓶颈,即大量GMP级别质粒的需求。虽然CDMO服务商的参与即可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需求量大”这一事实极大的提高了基因治疗的成本。宜明细胞的GMP质粒生产平台采用高密度发酵工艺,发酵全过程无动物源成分、无抗生素,产量可以超过1g/L。改良的连续流碱裂解工艺,全程参数控制,裂解菌量可线性扩大。另外创新的两步柱层析纯化工艺回收率可高达到60%,纯度超过90%。高产量,高回收率,高纯度的质粒大幅度降低了客户的成本。

2.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体系~Baculovirus/Sf9(Baculovirusexpression vector,BEV)

这一体系是应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BEV)系统感染昆虫细胞Sf9,是一种替代哺乳动物包装细胞系的生产方案。整个系统包含两种BEV,其中一个BEV携带两侧有ITRs的目的基因,另一BEV则携带rep/cap基因。这两种BEV同时感染Sf9即可组装AAV。由于杆状病毒具有辅助功能,因此BEV系统与可以稳定表达rep的Sf9细胞相结合,可用于灵活的、高滴度的大规模载体生产。BEV体系安全性好,感染效率高,生产工艺较之sTT更易放大,有更高的体积生产率优势。
但是有研究发现,BEV体系生产的rAAV发生了与293生产体系不同的衣壳蛋白翻译后修饰(post-translationalmodifications,PTMs)。这一差异是否会影响载体趋向性和转导效率还需要进一步验证。除此之外,杆状病毒多重感染会导致载体蛋白VP1、VP2和VP3比例不一致。尽管如此,BEV/Sf9系统仍然是一种颇有吸引力的大规模临床级载体生产策略。
3. 包装细胞法&诱导型包装系细胞法(Packaging/Producer cell line, PCL;induced Packaging/Producer cell line,iPCL)

PCL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5年前那是首次将PCL生产的rAAV用于人临床试验,以治疗成人囊性纤维化。PCL系统被认为是最具成本效益、最可扩展的,以及批次间一致性最好的生产平台。在PCL中,rep/cap和GOI元件可以稳定地整合到一个受纳宿主细胞(如HeLa细胞)中,只需腺病毒感染即可诱导产生重组AAV。这一技术避免了多质粒转染步骤,简化了病毒载体生产步骤,极大地降低了降低成本。文献记载的成功的PCL生产最高可达2000L。

最近,研究人员还开发出一种可诱导的包装细胞系(inducedPCL,iPCL)。这一表达系统利用化学诱导型启动子,通过添加化学诱导剂(如四环素)来开启或关闭基因表达。iPCL通过使用基因表达开关,将rAAV的产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细胞生长阶段和病毒载体产生阶段,以减少目的基因表达的副作用,如细胞死亡、生长延迟等。
虽然PCL/iPCL系统为rAAV生产提供了一种更可扩展的和稳定的方法,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来生成稳定的细胞系。iPCL的构建比sTT的实施更加困难重重。而且iPCL细胞系的稳定性尚无临床证明。在细胞扩增过程中,基因拷贝数的变化/基因表达的缺失也会影响最终产品产量和质量。
结论
几大系统都有各自的优势和挑战,没有一种生产系统是完美的,三者相比如下表所示。

表一:几大主要AAV生产体系优劣的比较

总之,在确定某个项目的“最佳”生产平台时,要评估总体产品需求、临床试验时间表、目标患者群规模,然后再结合各个平台的风险考虑其效益。另外,关于各大平台工艺的参数对rAAV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影响尚未完全知晓,因此,在更明确的指导方针建立之前,在从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转向关键的临床试验和商业生产之前,应该谨慎地评估在各个生产平台之间的切换。
宜明细胞的真核细胞培养平台
宜明细胞的真核细胞培养平台包括贴壁培养工艺平台(包括HEK293和HEK293T)以及悬浮培养工艺平台(宜明细胞独立驯化的293XS)。悬浮293XS以及贴壁HEK293和293T都按照法规要求,建有合规的细胞库并按照药典要求完成相关的质检,完全可以满足IND申报、1/2期临床及未来商业化生产的要求。

图二:宜明细胞的生物反应器(部分)左上:WAVE25/50,右上:2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左下,5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右下:20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
其中悬浮无血清细胞培养平台拥有独立驯化的悬浮细胞293XS细胞株,培养密度可达1E7cells/ml,可实现50L-200L-500L-2000L规模细胞培养,AAV的产率大于1E14VG/L。
关于宜明细胞
宜明细胞一直致力于基因治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基因治疗产业提供CDMO整体解决方案。宜明细胞深耕CGT领域数十年,在国内苏州、济南两地建立GMP生产基地超万平,还在海外加拿大建立CMC中心,在拓展符合GMP产能的同时,落地于海外的研发中心使得技术创新和基础研发拥有更多可能性和前瞻性视角。
目前,宜明细胞的GMP基地拥有数十条生产线,其中原核发酵规模为10L-50L-200L,真核细胞培养规模分别为50L-200L-500L-2000L,同时配备先进的纯化工艺,AAV病毒滴度产率高达1E14VG/L。
作为一家CDMO企业和新药研发产业链中的核心参与者之一,宜明细胞深耕CGT领域数十年,协助新药企业,加速推动研发和生产、IND、临床等各环节,仅在2022年上半年,就有两款宜明细胞提供全程CDMO服务(包括菌种库构建、GMP质粒开发生产、GMPAAV开发生产、方法学开发检测以及稳定性研究等)的AAV基因药IND申请快速获批。
笃行致远,宜明细胞将不断践行初心,让良药更快惠及患者!
Ubrigene,Serve with Hearts
编者注:这两款获得批件的药物分别是上海朗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朗信生物)自主研发的LX101注射液(用于治疗RPE65双等位基因突变相关的遗传性视网膜变性),以及上海天泽云泰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天泽云泰)研发的VGB-R04注射液(用于治疗B型血友病)。
欲了解更多关于宜明细胞的信息,请访http://www.ubrigene.com。
参考资料:

1.https://doi.org/10.1016/j.copbio.2022.102721

2.https://doi.org/10.1016/j.cobme.2021.100353

3.https://doi.org/10.1038/d41573-021-00017-7

4.https://doi.org/10.1038/ s41573-019-0012-9

5.https://doi.org/10.1016/j.omtm.2020.05.018.

6.https://DOI 10.1007/s40259-017-0234-5

7.https://doi.org/10.1038/s41392-021-00487-6

END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视频号



为促进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合作交流,更好的服务广大读者朋友,微信公众号“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组建了专业的细胞与基因治疗行业交流群,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小编微信进群。由于申请人数较多,添加微信时请备注:院校/企事业单位名称—专业/职务—姓名。如果您是PI/ 教授/主管及以上职务,还请注明。


往期文章推荐:

汇总|已获批上市的38款基因治疗药物

两款CAR-T细胞基因疗法纳入“沪惠保”,已开启线上预约投保

Moderna正在临床前阶段研究mRNA猴痘疫苗

基因编辑公司引正基因完成数千万美元天使轮及Pre-A轮融资

国内首个CAR-T商业化委托生产订单花落谱新生物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5.23)

新型环状RNA疫苗有望成为广谱新冠疫苗选择

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无药可医,中国首个新药尚处临床试验阶段

国内血友病基因治疗取得突破性疗效

沙利文发布《核酸药物市场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研究报告》

邦耀生物正式任命郑彪博士为首席执行官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应用新进展与挑战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5.16)

mRNA新药研发商星锐医药完成1.5亿元A轮融资

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中的机遇与挑战

CAR-T细胞治疗:克服当前治疗障碍的工程策略

腾讯入股RNA药物研发商圆因生物

ASGCT2022年会国产基因治疗进展更新

辉大基因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加速领跑体内基因编辑创新药赛道

细胞与基因治疗市场持续放量,加速上游“卡脖子”设备耗材国产化

罕见病新药将享不超7年市场独占权,新版《药品管理法》征求实施意见发布

国家发改委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齐鲁制药申报的乙肝siRNA 药物获受理

中国干细胞药物注册申报进展

星汉德生物TCR-T药物IND获新加坡药监局批准

mRNA疫苗的生产和质控

细胞基因治疗行业每周要闻概览(~2022.5.9)

首战告捷,康霖生物地贫基因疗法临床试验获得治愈性疗效

目前国内获批或申请已被受理的AAV基因疗法临床试验已达20项

康希诺新冠mRNA疫苗启动一期、二期临床

2022年4月细胞基因治疗领域主要进展概览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亮点和未来发展趋势

声明:本文旨在知识共享,所有内容仅学术交流研究,不构成任何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